
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武漢長江日報對生物質能供熱領軍企業--中海信能源公司進行專題報道
- 分類:公司動態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9-07-29
- 訪問量:106
【概要描述】2019年7月26日,武漢長江日報對生物質能供熱領軍企業--中海信能源公司進行專題報道。
?
武漢長江日報對生物質能供熱領軍企業--中海信能源公司進行專題報道
【概要描述】2019年7月26日,武漢長江日報對生物質能供熱領軍企業--中海信能源公司進行專題報道。
?
- 分類:公司動態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9-07-29
2019年7月26日,長江日報融媒體訊 在中國水稻種植的大部分地區,水稻成熟收割后,就要立即耕田插秧種植晚稻,謂之“雙搶”。傳統的種植方式產生大量秸稈,為了趕時間,也為了省事,農民通常選擇一燒了之。而為了減少空氣污染,政府已嚴令禁止焚燒秸稈。堵不如疏。如果能把廢棄的秸稈換成錢,農民何樂而不為?生物質能的發展,在客觀上為這個問題的解決開辟了一條新路。
武漢中海信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總經理朱家元
生物質能是繼石油、煤炭、天然氣之后的第四大能源,且可再生。我國每年產生8億噸農林剩余物,折合4億噸標準煤。充分利用生物質能,對于改善能源結構、保衛能源安全及提高空氣質量大有幫助。其中,生物質能供熱經濟環保,已成為工業蒸汽的重要來源。
十年磨一劍,武漢中海信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這片廣闊天地異軍突起,成為全國領先的生物質能供熱運營服務商。
堅持自主研發,搶到先發位置
西方國家上世紀70年代開始研究生物質能。中國在最近十年才開始探索。2010年創立的中海信能源,直接將目標鎖定于此。
先行者往往是孤獨的。公司聯合創始人、總經理、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后朱家元率領的中海信能源技術團隊,多年來埋頭研究開發,累計投入4000多萬元,攻克大量生物質能供熱技術難題,持續研發出了我國第二代和第三代生物質能供熱技術。公司也是國內唯一擁有生物質能供熱全產業鏈專利技術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包括生物質低氮鍋爐技術、高熱值生物質燃料技術、生物質能供熱人工智能控制技術、生物質煙氣超低排放技術、互聯網+大數據能源管理技術等。
朱家元介紹,與第二代的常規排放相比,第三代采用低氮、低流速的高效生物質鍋爐,不用加裝脫硝裝置,即能實現達到天然氣鍋爐煙氣排放標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直到2018年,市場終于向他們露出笑臉。6月份,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中指出,打贏藍天保衛戰,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加快調整能源結構,構建清潔低碳高效能源體系,2020年底前重點區域基本淘汰每小時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生物質能供熱行業由此駛上快車道。
“我們比別人看得前一點,在國內市場還是空白的時候切入。”朱家元說,“現在看起來,我們十年前的選擇是對的。”
為業界大佬供熱,要用就“刷卡”
2019年6月,湖北荊門市高新區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園區內,2臺25蒸噸/小時生物質鍋爐開啟試供熱。全面生產運行后,這里一年可供應40萬噸蒸汽。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循環經濟領軍企業,荊門園區年產值占到全集團的七成左右。格林美荊門園區此前采用天然氣鍋爐供熱,隨著企業高速發展和冬季“氣荒”影響,天然氣供應缺口較大,蒸汽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格林美生物質能供熱項目由中海信能源投資建設并負責運營供熱,格林美按蒸汽使用量付費。格林美園區采用生物質鍋爐供熱后,一噸蒸汽成本下降約20%,折算下來可節約50元,一年就是2000萬元。特別是與使用化石能源供熱相比,每年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2萬噸以上。
朱家元回憶說:“為了早日建成投產格林美生物質能供熱項目,大冬天里,60名工程技術人員和安裝人員,連續奮戰50天,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
生物質能供熱在食品、乳業、酒業、制藥、化工、紡織、煙草等行業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中海信能源公司采用先進的企業供熱托管運營(BO0)模式,服務對象基本上都是世界500強、大型國企和上市公司。這些企業非??粗鼐G色低碳和節能減排。例如,百威英博啤酒公司明確提出至2025年將全部采用可再生能源。
農戶也是這個多贏格局中的一方。以一畝地產生2噸秸稈和稻谷剩余物計算,農戶可增收600元。
遠程監控,5G時代可無人值守
掛在中海信能源總部的《生物質供熱中心分布圖》上,全國半數以上省級行政區已插上“紅旗”。不過,這么多托管運營的生物質能供熱項目,對操作人員的數量需求卻很少。
朱家元解釋說,中海信能源研發出了生物質能供熱人工智能自動控制技術。系統采集運營中的工況參數(壓力、溫度、流量、煙氣排放量等),通過人工智能學習,根據生物質燃料種類,用戶使用蒸汽流量變化等實現“自適應”控制,擺脫了對操作人員經驗的依賴,有利于供熱項目快速問題復制及擴張。
生物質鍋爐屬于特種設備,司爐工必須持證上崗,培養一名熟練司爐工至少需要2-3年。中海信能源的總部管控模式,在4G時代通過手機進行監控,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將進一步實現無人值守,進一步降低供熱人力成本,提高節能減排經濟效益。“從司爐工手工操作,到引入自動控制設備,再到無人值守,就好比汽車從手動擋到自動擋,再到無人駕駛。”朱家元說。
目前,國內農林剩余物的利用率不足2%,只要4%的燃煤鍋爐替代為生物質鍋爐供熱,就是千億市場。在生物質能供熱這個細分行業,中海信能源已做到全國前列。
海外拓展亦是題中應有之義。俄羅斯林業資源非常豐富,武漢的福漢木業在當地有幾萬平方公里林場,每天產生大量木材加工剩余物,木材加工本身又需要大量熱力供應。中海信能源正在與其洽談合作。
“首席生物能源熱力運營官”——中海信能源在官網首頁這樣給自己定位。談及企業愿景,朱家元雄心勃勃,“公司年產能已突破100萬噸,目標是做到1000萬噸,成為有國際影響力的企業!”(記者文濤 通訊員劉森 吳蔚 韋鵬洲)
武漢中海信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電話:027-8241 1006
郵箱:zhonghaixin88@163.com
地址:武漢市江漢區楊汊湖黨校路128號